

古人云:“家和万事兴众银策略。”
太多人家本该兴旺,却让是非趁虚而入,把日子搅得鸡犬不宁。
门是家的屏障,挡住该挡的,留住该留的,家宅才能养出福气。
一个家最好的风水,从学会关门开始。

1、慎言,闭是非之门
《格言联璧》里讲:“处事戒多言,言多必失。”
家中多少矛盾,起于一句无心之语;
人间多少恩怨,生于一时脱口而出。
有智慧的家庭,懂得适时沉默,给彼此留一份体面。
以前,有户李家,院子总比别家清静,街坊们常背地里念叨:
“李家这几口,真是清一色的嘴笨。”
儿子在外做学徒,归家从不说东家短长;儿媳跟妯娌议事,只论家事不谈闲言。
有回邻居上门嚼舌根,说张家媳妇偷藏银钱,儿媳只端茶递水,半句不接话。
反观对门王家,整日里家长里短不断。
女儿议婆家隐私,儿子骂掌柜苛刻。
闲言碎语飘出门,渐渐没人愿与之往来,连生意都受了拖累。
李家虽少了热闹,一家子却从没红过脸,日子过得和睦又安稳。
《朱子家训》有云:“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。”
舌头虽软,却能挑起千斤是非;话语虽轻,却能毁掉一个家庭。
很多时候,家里的矛盾不是因为大事,而是因为管不住嘴。
说多了、说偏了、说重了,最后把小事闹大,把亲人伤透。
一个家想要太平,就得关上是非的门。
少一分指责,多一分理解;少一分抱怨,多一分担待。

2、知足,封欲望之门
《增广贤文》有言:“知足常足,终身不辱。”
人心不足蛇吞象,欲壑难填终成殃。
一个家若被欲望充斥,再多的物质也填不满内心的空洞。
唯有知足众银策略,才能让家成为港湾,而非战场。
明代有位商人李崇仁,早年家贫,与妻子王氏赁屋而居,虽清苦却和睦。
后他经商致富,购得大宅,却渐生贪念。
听闻南洋珠宝利厚,便倾尽家资购货出海,结果遇风暴血本无归。
债主逼门,妻儿终日惶惶。
一日雨夜,他蜷缩在破旧柴房,见妻子仍端来一碗热粥,柔声道:
“当年住漏屋吃粗粮,尚能欢笑;如今虽困顿,只要一家团圆,又何惧风雨?”
李崇仁幡然醒悟,从此踏实经营小本生意,不再贪求暴利。
不出五年,他靠诚信重获邻里信任,家道渐兴。
《菜根谭》有云:“知足者仙境,不知足者凡境。”
人这一生,所求越多,越容易迷失;越不知足,越容易失去。
关上欲望的门,才能守住眼前的福。
一个家最珍贵的是灯火可亲。
贪念少了,家便稳了;计较少了,心便安了。

3、大度,掩责备之门
《论语》有言:“君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多少家庭败于斤斤计较,多少亲情断于锱铢必较。
责备生怨气,宽容才能聚福缘。
东汉时,乐羊子心怀求学之志,却因思念家人、畏难学业,中途辍学归家。
妻子见他归来,没有半句责备的话语,只是默默走到织机前。
她望着即将织成的绢帛,抬手举起剪刀,毅然将其剪断。
丝缕断裂的声响让乐羊子大惊失色。
妻子并未怒斥他半途而废,只平静地告诉乐羊子:
绢帛由蚕丝寸寸积累而成,剪断便前功尽弃;
求学亦如织帛,需持之以恒,中途放弃与断织无异。
乐羊子读懂了妻子的良苦用心,羞愧不已,随即重返学堂,苦读七载终成大儒。
《小窗幽记》云:“让一步乾坤大,宽一分福泽长。”
家人之间,包容永远比指责有力,理解永远比埋怨有效。
责备的门关上了,宽容的光才能照进来。
宽容是一种深远的智慧。
原谅别人的错,也是解脱自己的心。

4、行善,堵祸患之门
《围炉夜话》云:“善为至宝,一生用之不尽。”
祸患总是寻找人心的裂缝,而善良是最好的填补。
心存善念的家,自有上天眷顾;常行善事的人,必得厚福相随。
《新序・杂事一》记载了孙叔敖埋蛇得福的故事:
春秋时期,楚国有个少年名叫孙叔敖。
孙叔敖自幼心地善良,凡事总为他人着想。
有一日,孙叔敖在野外看到一条两头蛇。
彼时楚地有个骇人的传言:“见两头蛇者,不出三日必死。”
他恐惧万分,但转念一想,若这蛇留在原地,定会有其他人撞见,难逃厄运。
他咬咬牙,便不顾自身恐惧,将蛇杀死并深埋。
回家后他向母亲哭诉必死的命运,母亲却安慰他:
“你为救他人性命,甘愿冒死除蛇,这是天大的善举,上天定会庇佑你。”
后来,孙叔敖不仅平安长大,更凭借贤德与才干,成为辅佐楚王成就霸业的一代名相。
《菜根谭》说: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”
善行积累得多了,自然能成就好名声,为家人带来福气。
善良是一个人最好的人品,也是一个家最硬的靠山。
算计别人的心思,伤害他人的行为,看似能占到便宜,实则是在埋祸根。
懂得关上祸患门,以善心待人,以善意处世,家庭才能安稳顺遂。
《礼记》里讲:“修身而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
家的风水,终究是人的风水。
关的是门,修的是心;闭的是户,积的是德。
知足止贪,少言止祸,心善积福,宽容聚缘。
这四道门关好了,家庭自然福气满满,家运必然兴旺发达。
诚信双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